6月25日高考放榜日,仙桃一中高三(14)班班主任许文池的手机被学生们的喜讯点亮。当梁贝贝发来“583分!我太激动了,许老师,谢谢您,您辛苦了”这条微信的瞬间,他想起高考当天那个暴雨倾盆的清晨——这个因晕车呕吐的姑娘在考场外蜷缩着哭泣,而他耐心给予安慰,帮助她调整心态,后面几场考试,她反而超常发挥。
接下来,学生们的喜讯陆续发来:“杨梓尚572,熊正豪569,吴优567......”2025年高考许文池老师班里45人参加高考,42人本科过线,13人重本过线。而他们三年前的中考分数大都排在全市2500名左右,对于一个刚工作五年的年轻教师来说,这样的成绩格外亮眼——他用实际行动证明,经验虽浅,但用心与专业同样能创造奇迹。
过去三年里他与学生们朝夕相处、风雨同舟的点点滴滴,那些清晨的早读、深夜的答疑、考试前的鼓励,仿佛就在眼前。
许老师的教育哲学始于"武汉精神"的课堂叩问。当“敢为人先,追求卓越”八个大字投影在教室,他告诉学生:“卓越不是与他人比较,而是超越昨日的自己。”这种理念在军训场上具象为全班齐唱班歌的嘹亮,在运动会上化作惊艳全场的创意方阵,在拔河比赛中凝结为"最后一人也要站住"的坚持。三年来,这个班级,始终诠释着“向优秀冲刺”的集体信仰。
许老师是班级教育生态的构建者,他的管理智慧蕴含在“量化积分”的创新设计中:班干部统筹全局、小组长落实细节、学生自主管理,形成“责任共同体”;一周一总结,每周颁发“进步之星”“潜力新星”等奖项,点燃学生争先向上的激情……
班会课上,他讲金一南教授“做难事必有所得”的名言,讲华为化压力为动力,披荆斩棘、突破封锁,讲王兴兴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,打造出宇树机器人惊艳世界,讲全红婵每天几百次的刻苦训练才成就人们口中的“跳水奇才”……
他的引导和鼓励,激活了杨梓尚“为父母而战”的奋斗内核,重塑了熊正豪“笑到最后才是赢家”的坚韧品格,熊正豪在高考查分当天,给许老师发来短信:我时常懈怠,粗心大意,该得的分总是得不到,您用流水争的是滔滔不绝来勉励我要持之以恒,这次数学128分,几乎没有低级错误,您的教诲让我获益良多……
许老师独创的“成长画像”法令人称道:发现某同学“有大将风度”,便推荐他担任课代表,赞许某同学“笔记渐入佳境”,引导其组建学习小组,认为某同学“大有可为”,鼓励其挑战学科竞赛……
这种精准激励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教育叙事的主角,他始终坚信:教育不是灌输,而是点燃火种;不是雕刻,而是唤醒潜能。
如今,目送着45名学子走向人生新程,许文池又站在了新的教育起点上。这个工作仅五年的年轻教师,用武汉精神浇筑教育之魂,以量化管理搭建成长阶梯,借榜样力量点燃青春梦想。正如他在教师笔记中所写:“教育是让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当我们的灵魂足够丰盈,自能唤醒更多年轻生命的绽放!”
|